人的生命有限,原本就是一种无奈。人必有死,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追求永生,又成为大家共同的愿望。透过“人死为归”,归即为鬼,若是继续生前的品德修养,不断为公众服务,便有机会被尊奉为“神”,我们找到了一条终于可以永生的有效途径。人死之后,躯体归于尘土,只有精神能够长存。因此神的形状如何,无法定论,而神的感情,永远存在人的心中,则是可以证明的事实。
只要大家记得孔子,孔子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孔子就获得某种形式的永生。只要祖先活在我们心中,我们心目中有祖先的存在,祖先便成就了某种程度的神性。
这样,我们有生之年,只要尽心行善,用心实践仁道,凡事力求合理,死后便能够通于鬼神而获得永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就是有效的途径。教育出贤孝的子孙,心目中有祖先的存在,能尽心尽力光宗耀祖,更是人人都走得通的大路。长久以来,我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在明白这个道理,更应该努力实践,不枉此生。
鬼神的永生,不在于形状,否则相当恐怖,也很难妥善因应。中国人不讲求宗教仪式,主张随缘即可。因为我们重视的,是鬼神的德性。无形无迹,却便于感通。品德高的为神,低的为鬼。我们只会说有钱可使鬼推磨,从来没有人认为有钱可以买通神明。如果不问合理与否,全部都有求必应,恐怕已经不是神鬼,而是恶魔了。善心引善神,邪恶的心,引来恶魔,又是一种自作自受!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人知过能改,有些人却不知过错,或者明知过错也不能改?关键在于这个人的品德修养。品德良好的,鬼神不忍心袖手旁观,所以热心指点他,促使其知过即改。品德修养不好的人,和鬼神不可能有感通,不能够获得及时的指点,因此不知改过。
孔子用道德修养来打通幽冥世界和人生的界限,对鬼神采取“似有若无,似无若有”的“亦即亦离”心态,借由鬼神的感通来提高生人的自律。鬼神不论存在与否,我们“敬而远之”,实在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
不求鬼神,却促使鬼神主动佑助我,既尊重自己,也尊敬鬼神。既不迷信,又能加强自律,岂不是上策!
请神容易送神难,敬而远之,保持合理的安全距离,应该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最佳写照,可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