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儒家与道家人生观的异同点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作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上两座对立统一的高峰,又有当初孔子问道于老子,所以二者既存在不同点,又存在相同点。中国汉代以后的统治者所选择的是儒家,而不是老子的学说。汉武帝从汉初崇尚黄老之术转向独尊儒术,一定有其迫不得已的考虑。对他这种被现实政治的具体问题纠缠着的统治者来说,道家的理论与现实距离太大,而儒家理论与现实社会政治过程的差距较小,可操作性比较强。道德经的深刻博大反而阻碍了其推广应用,只有在消灭私有制的时机成熟之后,等到那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出现之后,它才能一展身手。它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只能被束之高阁。在大道与现实差距很大而人们又无法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儒家学说作为一种不彻底的学说反而更加适用,它可以在不改变现有政治经济过程的情况下,追求人的精神解放,包括佛教也是如此,置人与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于不顾,一厢情愿地追求开悟。正是由于儒学与佛教在理论上没有深入到人性与社会政治经济过程的有机联系,因而能够与私有制兼容,所以便能够被统治者接纳,被奉为国教,实际地发挥着引导人心的作用,维系着道统的延续。
儒道之间人生观的相异性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从代表人物上来说,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师和代表,老子庄子是道家的宗师和代表。
孔孟作为儒家的圣贤,给后世树立了道德(在伦理意义上)大师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老庄作为道家的至人,给后世树立了智慧大师(老子)和艺术大师(庄子)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悟性相思维能力,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于外物,顺乎自然而已。儒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生理与心理属性,觉察到虚伪而繁烦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桎梏相对个性的摧残,皆有所得,亦皆有所偏。孔子是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出生的殷商后裔,面对西周末年礼崩乐坏的政治局面,他体内本就蕴含着对旧有封建制度的本能维护。他在政治上主张“以政以德”,提倡“礼治”,重视礼乐的政治作用。他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关于礼”。这就表明儒家礼乐思想归根结底是其阶级思想的产物。同样,做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也有着没落贵族的身份,在继承了老子“道”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认为人生应该摆脱礼的束缚,合乎自然,合乎人的本性。“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无为而治”的理念是道家学派的政治理想,自然乐论则是道家政治理念的产物,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春秋时期一部分没落奴隶主阶层面对现实又无可奈何的消极思想。
第二、儒家强调有为,而道家强调无为。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而道家思想核心仅为一个“道”,这里的“道”应该是天地,宇宙的自然法则,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就人生观而言,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强调人的社会责任,高度重视人类生活的群体性,并以伦理关系解释人类群体生活的特征。而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图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一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道家受“无为意识”的支配,倡导一种“无为而无所不为”的社会理念,强调人的内部自然而发的东西。即通过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便能够不断完善与发展自己,《庄子》中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方即指社会。因此人们常说孔孟重名教,老庄重自然,其表现就是儒家入世而道家出世。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社会的两种趋势“约略相当于西方思想中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这两种传统”[《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2页]第三、儒家主张入世,其学说的重心在社会人生.阐述如何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后者也是做人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人生哲学与伦理思想发达,哲学、伦理、政治是三位一体的状态,而沦理决定着儒学的特色,故儒家哲学可称之为伦理型哲学。孔孟的仁学,苟子的礼学,两汉的经学,程朱的理学,陆王的心学,以及明中叶以后兴起的经世致用的实学,无一不是围绕着内圣与外王、性情与礼教这两对基本矛盾而形成与演变的。所谓“内圣外王之道”就是解决个体的修身如何与群体的社会事业相联系的问题;而性情与礼教的矛盾就是解决主体的人性如何与客体的道德规范相协调的问题。儒家不同学派处理这两对矛盾的方式与侧重点各有差别,但都把主体的道德修养作为处理其他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关键。道家学说也关注社会人生,但它的眼界早巳大大突破了社会人生的范围,道家主张出世,面向大自然,面向整个宇宙,宇宙论、知识论比较发达,讲究天道,热爱自然,尊重物理,包容厂较多的自然科学知识。就是对于人的探究,也能够着眼于人的生理结构与持征,提出有价值的卫生健身之道。儒家重养性,道家重养生。道家对于古代生理学的发展有独特的贡献。道家学说要处理的基本矛盾,是人与天的矛盾,这里的人指社会与个体,这里的天指人的生存环境与自然状态,道家倾向于法天以成人道,反对用巧以违天道,其出发点在自然天迢,故道家哲学可以称之为自然型哲学。儒道两家皆以天人台一为最高精神境界,但儒家是以人道推论天道,将天道融入人道,道家是以天道推论人道,将人道融入天迢,形似而实异。
第四、儒家与道家的人生观在对待外部世界上表现为,入世与出世的根本差异,同样,在面对自身,在人生态度上也表现出不同。
据《吕氏春秋·贵生》中的记载,有一个叫子华子曾说:“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全生即喜怒哀乐爱恶六种情绪在人生中都能够得到满足,亏生即部分得到满足,迫生即在压迫下生活,没有自主的像行尸走肉般苟活于世。而儒家所追求的的便是全生,这种全生也可以说是乐生,需要用安贫乐道来体现。乐生的目的就是“弘道”。“弘道”的基点在“修己”,其目的则在“安人”,“安天下”,使天下人民、整个社会安乐幸福,这就是儒家“乐生”、“修己安人”、“修己利人”。“为万世开太平”,则是其终极目标和最高理想。同样的,道家也追求乐生,先秦的道家比较达观,对生死没有那样执着。他们崇尚自然,认为生与死都是自然而然的。生不足喜,死不足悲。“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他们认为生死有常,死不过是天要人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因此这种听天由命的态度也不自然的反应了一种无谓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在后来的发展中却逐渐走向了一种矛盾的整合,一方面他们不断通过炼丹等途径达到长生成仙,但嘴里又叫嚣着“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儒家对人生的态度,认为人生难得,人为万物之灵。既生为人,就应该把握人生,尽其在我,发挥人的重大作用。孔子讲:“修己以安人”。《大学》加以发挥为“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人的一生就应该为这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竭尽自己的力量,为这个巨大工程做出贡献。而道家却并不对次多做苛求。[NextPage]
本质上来讲儒家思想主旨是仁义,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儒道之间的统一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思想观点上的共同性。
儒道皆认为天人是一体的,人类来源于自然,又以自然为生存的依托,两者息息相关连,人应当爱护自然环境和资源.不可破坏天人的合谐。
第二,学说内容上的互渗性。
儒道两家皆以“我”为主,同时吸收改造对方若干成分,纳入自己体系之中。再看道家,先秦老庄之学排击儒学.然而老学之“爱民治国”,庄学之“安然顺命”,可以说,道家补充了儒学短于形而上本体之学的缺陷,儒学补足了道家漠视现实社会人生问题的偏失。
第三,文化全局上的共建性。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有三大精神支柱,即儒、释、道(道家和道教)。三者之中,儒学是主干,释、道是辅翼。中国传统文化暂时离开佛教道教,可以不失其本色,离开儒家或道家就不成其为中国传统文化。儒学在人生哲学、伦理道德规范、教育学等重要社会文化领域有第一位贡献,道家在宇宙论、美学、自然哲学、重要社会文化领域有第一位员献。缺少了道家,中国传统文化就要失衡中国封建社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从思想文化上说,固然有赖于儒家对纲常名教的扶树,同时也得益于道家对社会矛盾的调节,使得社会机体有较大的弹性和韧性,再加上佛教和道教,形成文化的多元结构相丰富多采,人们可以在因迟时有多种选择的人生之路,以宽容的氛围缓解专制主义淫威对矛盾的激化。
第四,修习信仰上的兼容性。
儒曰存心养性,道曰修心炼性,佛曰明心见性,其义理是相通的。
道法自然的核心观念为道家思想打开了另一扇天窗,道法自然的思想就其表面而言,仅指遵从于自然客观规律的变化,随自然而动,而就其深刻的内在实质,则是将人融于这个变幻莫测的宇宙世界中,这正是“自然”之所在;而“道”并非儒家思想中的伦理道德之道,它是一种更为宏观和客观的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之道,是自然之道,更是宇宙之道,这种“道”正好与儒家之道有机融合,形成了社会与自然,人与天地的物我合一。纵观人间之道,无外乎儒家之道与道家之道了!只不过,儒家将“道”现实化、社会化,而道家却将“道”超然化、自然化。
在说明了这两种人生观念后,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几乎都是以彼此的对立面存在的。两种人生观所彰显的都是一种理想人格。而这种理想人格层次都很高,但比较而言,儒家的理想人格教人积极进取,引导人们向既定的目标奋勉前进。他们心目中的圣人君子,一切行为都是最符合道德的,体现了全部社会道德的最高水平。这种理想人格,事实上也是不现实的,不能完全达到的,但它毕竟源于现实,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个体人格的概括与升华,因此可以通过道德的教育与修养,有不断被接近的可能,因而被历史所接受。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的理想人格完全是一种虚幻的人格类型,不要说实现,连接近的可能性都没有,所以,道家的理想人格没有被历史所接受。虽然后来的道教把庄子捧为“玉清教主”,但道教宣扬长生不死,与人类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已超出了哲学与人学思想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