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里的人生规律:吉、吝、凶、悔
人生趋吉避凶的关键就是把握住“悔、吝”这两个环节。悔、吝是居於吉凶两者之间的,但“悔”趋於吉,“吝”则趋於凶。
一个人在动静之间,在邪恶之念初现时立即能“悔”,由悔生吉,便可以避免由吝生凶。这样,吉吝凶悔的循环律,就被悔生吉所取代,可以立於不败之地了。
【系辞】: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者也。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悔”、“吝”都是指小过失;人犯了小过失,总是担忧而有所顾虑,“悔”的意思是内心忧虑而思补过,“吝”的意思是口头宣称而不善补过,或者借若干理由而不愿承认过错。
人生行事,必然依循“吉、吝、凶、悔”的定律,那么人如何趋吉避凶呢?人生趋吉避凶的关键就是把握住悔吝这两个环节。悔吝是居於吉凶两者之间的,但“悔”趋於吉,“吝”则趋於凶。吝虽为小过失,但小过失往往是大过失的前奏;而且愈是小的过失,愈容易被忽略。所以,要想不造成後来的大过失,便要在小过失上下功夫。时时刻刻反省自己缺点和不足,易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一个人在动静之间,在邪恶之念初现时立即能“悔”,由悔生吉,便可以避免由吝生凶。这样,吉吝凶悔的循环律,就被悔生吉所取代,可以立於不败之地了。任何决策,难免有小疵,应该由心中的悔,代替口头的吝。吝是感性的产物,悔是理性的产物。人们做事不能循感性路径,那样易生凶事,人生要循理性的路径,这样才能由小疵因能悔而吉。
人生的悲剧就是吉凶悔吝,吉凶悔吝,这个叫做无奈的必然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够跳出吉凶悔吝的必然律,立于不败之地呢?
64卦里面就有一个谦卦是让你立于不败之地的。人们常说福祸相依,有很多热衷于算卦,就是希望能够预知未来,趋吉避凶。那么学习《易经》,是不是可以帮助人们趋吉避凶呢?有了理想,你就没有什么吉凶了,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卦象中爻辞所说的吉与凶呢?
学习《易经》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易经》的思维方式,那就是任何事物都会同时存在两个方面,因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而且阴阳是互相变化的。
孔子研究《易经》,发明了中国哲学史上一条重要原理:“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所谓吉凶悔吝,《易·系辞下传》云:“吉凶者,得失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用现代语言解释,吉凶,就是好坏祸福得失,悔,就是烦恼忧愁,吝,就是艰难困苦。吉凶悔吝从何而来?孔子说“生乎动”,也就是说吉凶悔吝都是由人的行为而导致的。
存在决定意识,思想支配行动。社会人事,皆有一定的动机,动机支配行动,然后“吉凶生,悔吝著”。古人深知动的玄妙与休咎,故于动持十分慎重的态度。《易·系辞上》:“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幾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庄子云:“泰宇定而天光明。”宋代大儒朱熹说:“定则明。凡人胸次烦忧,则愈见昏昧。中有定止,则自然光明。”又曰:“吉凶悔吝,四者,一善而三恶,故人之所值,福常少而祸常多,不可不谨。”宋代学者叶采云:“止水可鉴,而流水不可鉴,古人尝欲‘心如止水’。”
动与静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而动则是绝对的,《易》之“变易、简易、不易”三原则,“变易”是其主要的原则,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万事万物均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古人以为,“不出户庭,无咎。”“定则明”“心如止水”皆有失偏颇。即使杜门不出,谢绝人事,也不能做到完全不动,远离灾祸、忧患、困扰。长期疏于运动,可能导致你身体上的病变。长期与世隔绝,可能让你的思想大大落后于时代,平添许多忧愁。难以预测的自然力量,即使呆在家里,也可能让你与灾难不期而遇。因为“动静有常”,动静具有一定规律,所以必须见机行动,适时而动,不盲目乱动,鲁莽行事。比如,今天你想去某机关办事,而且早已有预约,而且人的心情、天气、交通状况诸条件俱佳,一去就将事情办成。返家时或许又遇见多年不见的同窗好友,于是相邀街头小酌,极尽款洽,这便是可动而应该动的,动则吉。如某日欲外出办事,预约未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事没办成只得怏怏而返,心情本来不好又与人发生口角,公交车上还丢了钱包,诸事不利,这便是不可动而不应该动的,动则“悔吝著。”又如某人某日某时出门,某时恰恰遇到了车祸,或飞机失事,大凶。这便是不该动,或者是动的时间不对。像这类事情世上并不鲜见。
《易经·系辞上传》云:“探赜索隐,钩致深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于蓍龟。”主张以占卜来定吉凶。古人在有所动作之前,如皇帝践祚,国家兴师,民间婚丧嫁娶等,多卜吉日而行。此风所从来已久,如今为烈。占卦算命虽不足取,然人们于动与不动,以及如何动,什么时候动,则是应当慎之又慎的。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其哲理深切著名,确是人生的大道理。故香港文化名人南怀瑾先生评论道:“读《易》读到这里,非常令人赞叹,宇宙认识、人生的道理,孔子都讲完了。”为了自己的人生幸福与安全,趋利而避害,人们必须牢记这个道理,并加以深切体会,正确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