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人,都希望自己能过着家庭美满、事业顺利、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经济富裕、没有烦恼的生活。然而,在这些共同理想的达成中,每一个人所要求的境界,仍有不同。
有一天,孔子在放学后,和他的两位弟子颜渊、子路随兴交谈,孔子要他们说出自己的理想。
子路说:“如果我能够在政界取得要职,有车、马、衣、裘,我会拿来和朋友共同享用,即使被用坏了,我也不感到遗憾。”颜渊平静地说:“我希望有一天对国家社会有贡献时,能够做到下夸耀自己的才能,不张大自己的功劳:对于分内事,都始终能够虔敬地去完成。”最后孔子说:“我希望能让年老的人,都得到奉养,过着安乐的生活;朋友之间,都能够诚信相处,不互相猜疑;年少的人得到适当的教养,并且能够感怀亲德。天下的人都各得其所,处处祥和。”子路在心理上,把他的朋友都当成不如自己的人,是不是显得过度自负?颜渊不夸长处,不过分膨胀自己,就今天的眼光看起来,已经十分难得。但是他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在潜意识中,“我”的分量还是很重。
孔子“无我”的境界,以他人的安身为自己奋斗的理想,实在是人生最高的理念。
我们当然不敢寄望所有的人,都以孔子的理想为准则。因为理想如果不是发自内心,那是有声无力的东西。嘴巴说得动听,实际上不想去做,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把戏。
我们建议每一个人,一定要确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说起来理想就是对自己的使命感,使自己坚毅不拔地朝向目标去努力。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希望的是家庭美满,实际上则家庭常起风波。期待的是事业顺利,现实却常遭挫折。要求身体健康,实则常常生病。如果没有理想,缺乏使命感,很可能为眼前的不如意而痛苦消沉,从此向逆境低头,而虚度人生。
一个人有了自己的理想,才能够不折不挠,将逆境当作最好的磨练,凭着坚强的使命感,勇敢地向困难挑战,成功地完成使命,实现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