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大学》

2023/5/21 12:07:08 举报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又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而《大学》居四书之首,足见其地位之轻重。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人大学”。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礼治人”的学问,实则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大学”也可解释成“人生的大学问”,人出生之后,无论生活方式、生活技能、品德修养,以及各种知识,都必须加以学习,范围之大,堪称大学问,所以叫做“大学”。

  那么,《大学》的内容到底在讲什么呢?总括而言,就是三纲八目。三大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如何完成?八条目,有先有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先来看《大学》的三大纲领。

  其一,明明德。即修明、彰显自己与生俱来的“明德”,其实就是现代人常说的凭良心。凭良心修持自己的德行,用以施行德政,并且收到明显的效果,便称为“明明德”。

  其二,亲民。要为人民服务,治理众人的事物,就应该亲近人民,把人民当做亲人看待。既然如此,就必须日新又新,保持与时俱进的良好状态,所以也称为“新民”。

  其三,止于至善。意为将心比心,立于此时此地最为合理的平衡点。

  三纲领之中,依据《易经》“居中为吉”的原则,“亲民”居于“明明德”和“止于至善”的中间,成为核心课题。换句话说,“明明德”必须为“亲民”而“明明德”,而“止于至善”的效果,也必须合乎“亲民”的要求,才能使人安心而乐于顺从。

  再来看《大学》的八条目。这八项条目是结果导向的从大到小,即从个人到天下,反映了由易到难、由内而外、积小成大、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进步的客观规律。其中平天下、治国、齐家三条是针对外线,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五条是针对内线。内我的终极目标是修身,外我的终极目标是平天下。这相当于修炼的级别,可以不达到最高,但是必须要修炼,无论修到哪一级别,都是成功。

  古人希望将正道宏布于天下,所以高瞻远瞩,首先想到要从一国的安定繁荣做起;要让一国安定,就要先从使家族关系和谐、齐心协力做起;要使家族关系和谐、齐心协力,就要先从自身修养做起;要使自身修养成功,就要先从端正自己的心术做起;要使自己的心术端正,就要先从诚心诚意做起;要做到诚心诚意,就要先从获得智慧做起;要获得智慧,就要从对事物的研究积累知识做起。这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先后顺序,明辨本末、知所先后,务求慎始善终,用心领悟实践,才能善尽自己的责任。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以贯之的人生大道。讲的是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由凭良心发展到为人群社会做出良好的贡献的过程,以“成己”(内圣)为基础,逐步完善“成物”(外王)的责任。如此一来,便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了。

  《大学》之道,德行和德政并重,一方面为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对自己和家人,都有很大好处。一方面为公,实施仁政,为众人谋福利,引导整体社会走向止于至善的正道,实在“善莫大焉”。三纲领、八条目,简单明了,我们要怀着一颗恭敬的心,仔细研习《大学》的道理,透过前人的指引,走向光明的人生大道。

  

评论

付费解锁

举报

此处为举报通道,请填写举报内容

发送私信

提醒消息

发布成功

3秒后,返回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