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人与动物的区别

2023/5/21 12:07:08 举报

  在《易经》里,只要看到任何一个八卦图,看到三条杠在那里,就寓意着“天人地”三才之道。“《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易经》将天、地、人三才并举,天在上、地在下,人俯仰于天地之间,顶天而立地,这是易学中非常重要的观念。

  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华文化当中,“人”的位置非常高,远远超越了动植万物,甚至可以与天、地并举。古圣先贤,普遍认同这样的思想。老子说:“故天大,地大,道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天、地、道,这些都是自然的,只有“王”是人。换句话说,天大、地大、道大,而“人”也大。

  老子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既然人是血肉之躯,属于动物的一种,为什么地位显得如此重要?又是凭什么能和天、地、道相提并论,能够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拥有无限效法、创造、发展的可能性呢?

  《中庸》告诉我们:“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人的一片至诚,能够彻底发挥天生的本性,推己及人,引导众生,然后尽人、尽物,参赞天地万物之化育,达到“与天地参矣”这种“天、地、人”合而为一的境界。

  宋朝的慧开禅师,留下了一首诗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诗偈中明白点出“好时节”的关键,全系于一个人的“心”。只要心境美好,万物也会变得美好。春花秋月、凉风冬雪,即使再寻常的生活风景,也能成为世间绝景。

  而能够创造出“人间好时节”的那颗“心”,就是《中庸》所说的“天下之至诚”,是人性中最深沉的觉醒与觉悟。这颗心,这片至诚,非常神奇,使人有别于动物,成为与天地并举的万物之灵。

  孟子提醒我们:“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所“几希”者,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美善心、仁义心,和天地之心是毫无差等的。换句话说,人之异于禽兽,全在一个“心”字而已。

  生而为人,这一辈子都脱离不了天、地,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因为人负有“参天地之化育”的责任,于是乎我们要知道“天时”,要知道“地利”,还要知道“人和”,没有任何人能够自外于天,因为“天下”就在“当下”之中。

  炎黄子孙讲“地”,最重视的是“地利”。我曾经在山上,遇到一个种树的人,我问他:“你种树跑那么远,每天都要上山来浇水施肥吗?”他回答:“不用,这树很奇怪,你开始种的时候,加点肥料,加点水,只要它的根活了,天生地养,我就不用管了。”

  “天生地养”,就是把握住了天时、地利。在《易经》六十四卦之中,坤卦代表地,象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广大包容,能够承载、育养万物,万物都是凭借着大地而生存,所以对人和万物而言,善用“地利”十分重要,也是能否顺利生存的关键。一方水土一方人,我们要向大地学习,掌握一切可供利用的资源。

  除了能够掌握地利之外,也要能够把握天时。孔子是“圣之时者也”,他特别明了“时间”的意义。春夏秋冬是时间,我们的年龄是时间,也有不少人,是借用孔子的生命体悟,作为共同的时间标准。孔子告诉我们:“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可以说,五十岁以前,都是我们人生的准备期,我们必须经历过各种不同的事情,要通过各种不同的考验,跌跌撞撞、摸索前进,才会明白什么是自己的“天命”。“天命”代表着一种轨道,一种秩序,一种发展,一种先后关系。

  孔子自述“五十知天命”,五十岁以前,他所经历过的各种苦难,不论喜怒哀乐,都是为了五十岁以后“知天命”的人生做准备。五十岁以后,才是人生的真正开始。“时间”之于生命、之于人生的意义,就是如此特别。

  人要跟天在一起,人要跟地在一起,与天地相亲,善用天时、地利,佐以人和的努力,让自己的这一生活得更美好,更丰富,也更有意义。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参天地之化育”的独特方式与智慧。这种智慧,不但是我们生命力的泉源,更是我们幸福人生的根源。

  

评论

付费解锁

举报

此处为举报通道,请填写举报内容

发送私信

提醒消息

发布成功

3秒后,返回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