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性强化法基本原理】
行为主义理论认定行为是后天习得,并且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在被它的结果所强化。所以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如果要消除某种行为,就得设法给予惩罚,这种被称为赏罚法的行为矫正方法,完全适用于出现行为障碍的求助者。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这种方法就叫做阳性强化法。例如代币法。阳性强化法广泛应用于儿童行为问题矫治。
【概述及创始原因】
阳性强化法(Positive reinforcement Procedures)或称正性强化法,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调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即运用正性强化原则,每当儿童出现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或者在一种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之后,采取奖励办法,立刻强化,以增强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故又称奖励强化法。
阳性强化法,属于行为治疗法,创始人为巴甫洛夫和霍尔。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在被它的结果所强化,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
阳性强化法就是在一种行为之后,继之以强化奖赏,则会增加这种行为的发生。阳性强化法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对人的行为形成与矫治的一种重要方法。所谓阳性强化法,是指当某一行为在某种情况出现后,即时得到一种强化物,如果这种正强化物能够满足行为者的需要,则以后在同样或类似情景下,这一特定的行为的出现机率会升高。通俗地说,阳性强化法即对正确的行为进行及时奖励,对坏的行为予以漠视和淡化,促进正确的行为更多地出现。
其目的是通过奖赏、鼓励等方式使某种行为得以持续,其适用于治疗多动症、学习困难等。在应用阳性强化法前要确定希望儿童改变什么行为(确定靶行为)及确定这种行为的直接后果是什么;设计新的行为结果取代原来的行为结果;同时对儿童出现适宜的行为时,立即给予阳性强化,例如奖赏、鼓励等。奖赏在儿童行为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儿童出现符合规定和要求的良好行为时,立即给予奖赏,使儿童感到愉快和满足,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或者通过塑造培养和增加某种新的行为,例如当儿童完成规定行为时,就予以奖励,持之以恒,以促进儿童注意力的发展。可与自我控制法一起应用,指导患儿用自我监督、自我强化等方法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患儿每天将自己的行为做记录,1周后比较,比较不适宜行为出现的次数,行为有进步则给予奖赏。奖赏物包括初级奖赏,活动奖赏,社会奖赏。鼓励的目的是促使儿童自愿地、主动地去学习重复某些良好行为。鼓励的种类一般以精神或语言刺激为主,随时可以进行。
【行为疗法基础理论】
创始人是巴甫洛夫和霍尔。这种应答性经典条件反射在治疗中的应用就称为行为治疗,最初是通过华生等人对儿童的动物恐怖脱敏发展进来的。根据这一原则而建立的第一个系统的行为治疗模式是50年代由沃尔甫提出的,称为交互抑制的系统脱敏法。第二种成分是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在治疗中的应用称为行为矫正,应用于个体治疗和集体治疗。第三种成分称为认知行为治疗,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治疗思想的融合。
【工作程序】
1、明确治疗的靶目标2、监控靶行为3、设计新的行为结果4、实施强化正强化法是行为矫正中最基本的方法,又称阳性强化法或积极强化法。简单的说,当孩子某一行为不出现(也既正常行为出现)时,立即给予奖赏,以建立正常行为。比如,矫正功能性遗尿。白天,当孩子出现尿意时,鼓励他暂时不排尿,每次控制成功后,均给予奖赏。每日延长2-3分钟,直至出现尿意后能控制45分钟。一般需经三个月治疗。
在矫正中,家长要用好奖赏品(也称强化物)强化物一般分五类:
①消费性强化物:如糖果、饮料等一次性消费物品。
②活动性强化物:如看电视、过生日、郊游等活动。
③操作性强化物:如涂颜色、跳绳、游戏等。
④拥有性强化物:指在一段时间内孩子拥有享受的东西(如穿自己喜欢的衣服、有属于自己的小红旗、玩具等私有财产)。
⑤社会性强化物:指孩子喜欢接受的语言刺激或身体刺激(如赞扬、点头、微笑)。
操作要领:
在进行正强化矫正时,家长要选择孩子喜欢、需求的强化物。奖赏时要立即兑现,要说明出现了哪一种行为后得到的奖励。强化物的数量不宜多。当达到期望的行为时,应逐步取消物质奖励,以赞扬、微笑代替。
操作方法:
1.治疗前,首先了解病史,再确认目标行为,划出基准线。被选出的目标行为应该是能被客观地控制,可观察与评价其程度,而且能够反复进行强化。
2.选择有效增强物。如消费性增强物、活动性增强物、操作性增强物、拥有性增强物、社会性增强物等。针对儿童具体情况,选择有效增强物,以期达到确实有效的强化与矫正目的。
3.拟订矫正方案或塑造新行为方案,以期取得病儿的积极配合。矫正方案不但确认被矫正或塑造的行为,还应包括采用何种治疗形式和方法、确定应用何种增强物等。根据情况变化,矫正方案还可随时调整。
4.治疗过程中,每当目标行为出现,应立即给予增强物,不能延搁时间并向病儿讲清楚被强化的具体行为,使之明确今后该怎么做。
5.一旦目标行为多次按期望的频率发生时,应当逐渐消除可见的增强物,而以社会性增强物及间歇性强化的方法,继续维持。以防止出现强化物的饱厌情况。
6.治疗程序结束之后,周期性地对该行为作出评价。
Foxx与Azrin等于1973~1974年报道采用正性强化法,快速而成功地培养训练幼儿的大小便习惯。Ayllon 1977年正性强化儿童在课堂认真学习的行为,提高学习成绩,减少多动与扰乱教室秩序的不良行为。万文鹏1980年报道以正性强化法治疗13岁女性病儿的神经性厌食症。
适用范围:矫正儿童神经性厌食、偏食、遗尿、多动、沉默、孤独、学习困难等问题行为。
治疗案例,神经性厌食
某女,18岁,中学生。因怕肥胖而平时极力压缩饮食,以至近1~2月来饮食量逐渐减少,直至拒绝饮食,人变得非常消瘦,出现衰弱状态,看见食品就厌恶反胃,不想进食。体格检查除全身消瘦外,无异常。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经与家人详细交谈,知病人比较恋家,怕与父母分离,并且喜爱手风琴,虽病致无力,有时仍抚弄弹奏自娱。于是与其家人共同设法,准备采用行为疗法中阳性强化法来进行治疗。具体方法是:将她收入院治疗,但规定其父母不来探视,亦不准带手风琴来医院,除非得到医生的通知。病人入院后只靠输液维持,仍拒进食,入院后3天,她非常想家,想见父母,但医生不允许。后来在交谈中医生告诉她,如果你每餐能吃一小碗饭,两天后,就通知你父母来看你,在此情况下,她勉强每餐吃了一小碗,于是通知其父母来看她一次。后来她又要求把手风琴取来医院,但医生要求的条件是每餐如果能增加一碗饭,就可以弹奏手风琴1小时,如果每日3餐,每餐都能吃两小碗饭,就可以允许请假回家半天,为了达到弹奏手风琴及回家看望的目的,她都逐步地达到了要求的饮食量,通过两月余的治疗,她的神经性厌食终于通过行为疗法中的强化法得以治愈。
行为主义理论认定行为是后天习得,并且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在被它的结果所强化。所以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如果要消除某种行为,就得设法给予惩罚,这种被称为赏罚法的行为矫正方法,完全适用于出现行为障碍的求助者。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这种方法就叫做阳性强化法。例如代币法。阳性强化法广泛应用于儿童行为问题矫治。
【概述及创始原因】
阳性强化法(Positive reinforcement Procedures)或称正性强化法,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调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即运用正性强化原则,每当儿童出现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或者在一种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之后,采取奖励办法,立刻强化,以增强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故又称奖励强化法。
阳性强化法,属于行为治疗法,创始人为巴甫洛夫和霍尔。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在被它的结果所强化,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
阳性强化法就是在一种行为之后,继之以强化奖赏,则会增加这种行为的发生。阳性强化法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对人的行为形成与矫治的一种重要方法。所谓阳性强化法,是指当某一行为在某种情况出现后,即时得到一种强化物,如果这种正强化物能够满足行为者的需要,则以后在同样或类似情景下,这一特定的行为的出现机率会升高。通俗地说,阳性强化法即对正确的行为进行及时奖励,对坏的行为予以漠视和淡化,促进正确的行为更多地出现。
其目的是通过奖赏、鼓励等方式使某种行为得以持续,其适用于治疗多动症、学习困难等。在应用阳性强化法前要确定希望儿童改变什么行为(确定靶行为)及确定这种行为的直接后果是什么;设计新的行为结果取代原来的行为结果;同时对儿童出现适宜的行为时,立即给予阳性强化,例如奖赏、鼓励等。奖赏在儿童行为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儿童出现符合规定和要求的良好行为时,立即给予奖赏,使儿童感到愉快和满足,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或者通过塑造培养和增加某种新的行为,例如当儿童完成规定行为时,就予以奖励,持之以恒,以促进儿童注意力的发展。可与自我控制法一起应用,指导患儿用自我监督、自我强化等方法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患儿每天将自己的行为做记录,1周后比较,比较不适宜行为出现的次数,行为有进步则给予奖赏。奖赏物包括初级奖赏,活动奖赏,社会奖赏。鼓励的目的是促使儿童自愿地、主动地去学习重复某些良好行为。鼓励的种类一般以精神或语言刺激为主,随时可以进行。
【行为疗法基础理论】
创始人是巴甫洛夫和霍尔。这种应答性经典条件反射在治疗中的应用就称为行为治疗,最初是通过华生等人对儿童的动物恐怖脱敏发展进来的。根据这一原则而建立的第一个系统的行为治疗模式是50年代由沃尔甫提出的,称为交互抑制的系统脱敏法。第二种成分是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在治疗中的应用称为行为矫正,应用于个体治疗和集体治疗。第三种成分称为认知行为治疗,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治疗思想的融合。
【工作程序】
1、明确治疗的靶目标2、监控靶行为3、设计新的行为结果4、实施强化正强化法是行为矫正中最基本的方法,又称阳性强化法或积极强化法。简单的说,当孩子某一行为不出现(也既正常行为出现)时,立即给予奖赏,以建立正常行为。比如,矫正功能性遗尿。白天,当孩子出现尿意时,鼓励他暂时不排尿,每次控制成功后,均给予奖赏。每日延长2-3分钟,直至出现尿意后能控制45分钟。一般需经三个月治疗。
在矫正中,家长要用好奖赏品(也称强化物)强化物一般分五类:
①消费性强化物:如糖果、饮料等一次性消费物品。
②活动性强化物:如看电视、过生日、郊游等活动。
③操作性强化物:如涂颜色、跳绳、游戏等。
④拥有性强化物:指在一段时间内孩子拥有享受的东西(如穿自己喜欢的衣服、有属于自己的小红旗、玩具等私有财产)。
⑤社会性强化物:指孩子喜欢接受的语言刺激或身体刺激(如赞扬、点头、微笑)。
操作要领:
在进行正强化矫正时,家长要选择孩子喜欢、需求的强化物。奖赏时要立即兑现,要说明出现了哪一种行为后得到的奖励。强化物的数量不宜多。当达到期望的行为时,应逐步取消物质奖励,以赞扬、微笑代替。
操作方法:
1.治疗前,首先了解病史,再确认目标行为,划出基准线。被选出的目标行为应该是能被客观地控制,可观察与评价其程度,而且能够反复进行强化。
2.选择有效增强物。如消费性增强物、活动性增强物、操作性增强物、拥有性增强物、社会性增强物等。针对儿童具体情况,选择有效增强物,以期达到确实有效的强化与矫正目的。
3.拟订矫正方案或塑造新行为方案,以期取得病儿的积极配合。矫正方案不但确认被矫正或塑造的行为,还应包括采用何种治疗形式和方法、确定应用何种增强物等。根据情况变化,矫正方案还可随时调整。
4.治疗过程中,每当目标行为出现,应立即给予增强物,不能延搁时间并向病儿讲清楚被强化的具体行为,使之明确今后该怎么做。
5.一旦目标行为多次按期望的频率发生时,应当逐渐消除可见的增强物,而以社会性增强物及间歇性强化的方法,继续维持。以防止出现强化物的饱厌情况。
6.治疗程序结束之后,周期性地对该行为作出评价。
Foxx与Azrin等于1973~1974年报道采用正性强化法,快速而成功地培养训练幼儿的大小便习惯。Ayllon 1977年正性强化儿童在课堂认真学习的行为,提高学习成绩,减少多动与扰乱教室秩序的不良行为。万文鹏1980年报道以正性强化法治疗13岁女性病儿的神经性厌食症。
适用范围:矫正儿童神经性厌食、偏食、遗尿、多动、沉默、孤独、学习困难等问题行为。
治疗案例,神经性厌食
某女,18岁,中学生。因怕肥胖而平时极力压缩饮食,以至近1~2月来饮食量逐渐减少,直至拒绝饮食,人变得非常消瘦,出现衰弱状态,看见食品就厌恶反胃,不想进食。体格检查除全身消瘦外,无异常。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经与家人详细交谈,知病人比较恋家,怕与父母分离,并且喜爱手风琴,虽病致无力,有时仍抚弄弹奏自娱。于是与其家人共同设法,准备采用行为疗法中阳性强化法来进行治疗。具体方法是:将她收入院治疗,但规定其父母不来探视,亦不准带手风琴来医院,除非得到医生的通知。病人入院后只靠输液维持,仍拒进食,入院后3天,她非常想家,想见父母,但医生不允许。后来在交谈中医生告诉她,如果你每餐能吃一小碗饭,两天后,就通知你父母来看你,在此情况下,她勉强每餐吃了一小碗,于是通知其父母来看她一次。后来她又要求把手风琴取来医院,但医生要求的条件是每餐如果能增加一碗饭,就可以弹奏手风琴1小时,如果每日3餐,每餐都能吃两小碗饭,就可以允许请假回家半天,为了达到弹奏手风琴及回家看望的目的,她都逐步地达到了要求的饮食量,通过两月余的治疗,她的神经性厌食终于通过行为疗法中的强化法得以治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