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两家如何看待人性

2023/5/21 12:07:08 举报

  儒道两家如何看待人性

  儒家是从入世去看人生,较积极地看生命,目的是重建周文化,复兴社会的秩序,以碓立人处世的位置;

  道家是从出世去看人生,较消极看生命,道家是不接受周文化,主张人之本源与宇宙大同之间的关系。究竟那一思想较适用于现时我们所处于的世代?以下分别讨论两家如何去看人性,从中作出比较,找出当中的定位点。

  一、儒道两家如何看待人性?

  (1)儒家——入世看人性

  1.儒家兴起之背景周文罢弊,礼崩乐坏,王官失守,血亲日疏,土地兼并,孔子悲天悯人,他对周文化的肯定,总认为礼是需要的,而且在孔子的年代,周文化仍是可用的,因此,孔子希望重建周文化,复兴社会秩序,而令儒家的思想兴起。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

  2.孔子之「礼」、「义」、「仁」观念「礼」、「义」和「仁」是孔子思想的主脉观念。

  「礼」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看法。在封建制度之下,周公创立「礼」,周公「制礼作乐」中的「礼」指典章制度,是一种秩序,是维持共同生活的原则,这就是对礼较广义看法;而狭义的「礼」是指礼貌之「礼」。而当中被批评的多为狭义的「礼」,广义之「礼」很难被批评。当「礼」被异化,就变成了只重形式,而没有了内心的真诚,礼也变得虚伪。正如鲁迅所讲的「礼教吃人」就是指当一些图讲外在形式的礼所带来的恶果,因此孔子认为要正礼。「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玉帛和钟鼓是一些物质的东西,而礼乐并不是指这些外在的东西,若是这样的话,就会变得本末倒置了,讲出了礼乐的一些内在的原则,是发自内心的,如何做到正礼,则在于义,「摄礼归义」,就是真正的礼是在于义的意思。

  「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卫灵公)「义」为「礼」的实质,但「义」要以礼去表现出来,没有了心,所表现出来的只是一种模仿。讲到「义」的意思,可从「义者宜也」中看出,「义」或「宜」的两重意义,一是调节生活之条件的「宜」,二是应该,应然,应该怎样生活的「宜」。而孔子所说的义就是人不是只随其本能去生活,而是自觉地主宰自己的生活,是仁心之所发的一种无条件的实践,应用于现代就是参与社会,例如一些政治或社教化的活动。

  为甚么人会有义,是出于「仁」,仁心要有这样的要求,「摄义归仁」正是说明了无条件之实践是发自「仁」。「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讲出了作为仁者的特性,「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仁是自发的,天下可归仁在于人能克己服礼。

  3.孟子之「性善说」

  孟子承接了孔子,而且更有系统地去看人性论。

  「性善说」人与生俱来是善良的,这是人之本性,中国《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正是孟子对人性看法之体现,也是人有别于一般动物之处。

  孟子根据他个人的观察,认为凡人都有倾向于仁、义、礼、智四种可能性,而这些便是善的德性,而从人的「四端之心」便可证明有这样的倾向。「四端之心」指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而恻隐之心是指同情心,懂得设身处地去为别人着想;羞恶之心是一种自我要求,会承认自我所犯的过错;辞让之心是礼让,并且会关怀别人;是非之心是一种道德的判断,对大是大非、对和错、善和恶等都分得清,是超乎个人之利益。人之有善的德性及人有良知这也正是孟子认为是人性与动物性最大分别之处,「人异于禽兽者几稀」正说明人和动物间差异很少,但依然有不同的就在于人不是只为求生,并非只为自我延续,也不是只从本能去做事,是人有人性,有善之德性及自觉自我反省之能力。

  4.综合论述儒家对人性之看法总括来讲,儒家的人性论建基于周文化,是对社会秩序的重整,面对社会的混乱,希望可以提出一可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以确立一套道德标准,人生价值,给人处世作定位,孔子立了「仁、义、礼」,从「仁」爱出发,主张一种无条件之实践,而孟子则提出性善论作一补足以形成完整的儒家学说,孔子代表中国儒学之创始阶段,孟子则代表儒学理论之初步完成。两者对人性都有一正面的看法,从入世看人生,都主张人与人之间共同生活的理性基础是以彼此之间平等、互相关怀作起点,而这种关怀是超乎动物性,也不是亚里士迪帕斯的「快乐主义」所说只为个人的满足感,而是无条件之实践。

  (2)道家——出世看人性

  1.道家兴起之背景道家后于儒家,且道家不接受周文化,认为周文化是人性的枷锁,越受礼制的规范,人越进取,承担越重,人的生命就会越消耗,并且会失去更多真实的东西,有见及此,要挽救社会的动荡,不可靠儒家的礼制,而是靠「无为」,去除一切造作、虚伪、矜持,从而达到生命的统一、虚静。而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2.从生理及心理层面看老子思想中的「一」

  老子没有正面的人性论,他是从现实人生之坎陷去反看人性,他认为心性的偏执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

  生理层面之偏执是人在不断追逐外在的各方面感官上的享受,令到心理闭塞,心灵以及生活耗散。「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畋骋驰猎令人心发狂。」现实生活中的人就是这样,为满足肉眼好奇而追求美感,为满足听觉上的效果而追求音色悦耳,为求口感而追求美食,往往在不断追求生理层面满足,最终对这些感官上的享受失去了兴致,令心灵闭塞。

  心理层面之偏执是人以自我为中心而产生的执着。「吾之大患,在吾有身。」而当中的「身」便指「自我」的意思,而大患则是自我中心产生的毛病。「自我中心」所引起的毛病,自大、目卑、自怜、自伤、自恋、自以为是、自私、妒忌、仇恨等。例如人和自己作对比,当不断地要求自己,但很多事情都达不到自我要求时,就会自我埋怨;而一些艺术天才,总觉得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懂得欣赏艺术,这是一些「自恋」心境;经常觉觉得自己可怜,便产生「自怜自荡」;而在和其他人作比较,而看不起自己时就会觉得「自卑」;而自卑的相反就变得「自大」,觉得自己样样较人优胜;当眼中只有自己时就会形成「自私」等等,这些以自我中心的恶果,令生命落于自我消耗上,这为之大患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乃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增加知识,只会带来负累,只有将心灵所负累的东西,例如以上所讲的各种偏执,不断削落,不断去除现实人性中的虚伪、造作、矜持,到达无为虚静的境界,令心境保时宁静,生命可以回复统一。

  3.庄子之「逍遥」与「人性」

  庄子承接老子,透过辨证思维去看人性。他认为人性的问题是在于人如何与道合一及明白人的语言及思维的限制,「是非、得失、荣辱、受夭」这些分化,以形成认知及价值上的对比,这对比令人产生比较,是形成痛苦的根源,因此,他不再问道是甚么,而着重生活体现「逍遥」的境界,也是现代所说的主体的自由;另一方面释放自我,以和道合一,而释放自我的方法之一是放下对比,例如,「朝三暮四」,众狙和狙公的故事,便说明了同一件事变了次序众狙就觉得不同,然而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其实总数是一样的,他们只着重看到眼前的利益得失,自我不能释放;二是以语言消融语言,语言限制我们对世界或宇宙的观感,影响人真实的亲和关系,形成了我们看世界的规限,例如,在语言上的对比,人不断夸耀自己,而自大。

  4.综合论述道家哲学对人性的看法总的来说,道家是从负面去看人性,所讲的人性都是现实之人性,人总有贪心,自以为是,自大等以自我中心而产生的毛病,要透过「无为」,即去除现实人性中的虚伪、造作、矜持,以到达无为虚静的境界,令心境保持真正的宁静,也就是鼓励人向后退隐,才可挽救我们的生命,而只有由虚静的过程中去观赏,才可理解到「道」的境界,「道」的境界即老子所讲的「一」,为统合,不分化及庄子所讲的「逍遥」境界。

  二、儒道两家人性论的探讨与思考

  人性善恶,一直是中国思想上一直争论的问题,而目的是从中找出人生修养之方法。假若人性为善,而尽量发展这本性就行,若人性为恶,我们可借着人为的人量排除恶性,创造一种足以克制恶性的社会制度。通过讨论人性论,以了解人之本源,我们可以对人有更深的了解,以找出生存的意义及一种为大众都认同及得益的生活方式。

  前人的智慧及个人生活体验告诉我们人生的不完美,有时甚至不了解人及人存在的意义。「快乐主义」认为人的一切有意识行为都是为了个人的满足感,例如努力读书为将来好的前途,辛勤工作为金钱回报,好像这一说法无暇可击,这或许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真实的情况,而儒家的人性论则针对快乐主义,认为人有良知,善之德性,对人的关心,关怀并非全为自我满足,而是一种无条件之实践,而若只为满足,则失去人性中最光辉的地方,令人生失去了意义,这些在针对快乐主义的人性是成功的,而一直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各种社教化令到人不只从个人利益出发,更能设身处地为其他人着想,例如为市民服务的人、自愿去帮助别人的人,除了得到满足感外,更是发出内心的关心他人。

  因此儒家的思想形成了现代人的一套道德价值观,人生的价值以令到人懂得分办对错和是非黑白,以规范人类的行为,现代人性的坠落及颓废,儒家思想可作为大多数公众的价值以希望这些行为可以得以改正,以维持社会的秩序,以令社会不至于混乱。

  然而在人不断地规范自己,不断地要求自己不去违背社会大多数人认为不对的行为时,就会有过分的承担,例如大家都认为人要工作,不工作就被视为懒惰,不断地工作,到最后变得身倦之余更心倦,失去了生活的动力,甚至忙来忙去都不知自己为了甚么,产生现代人所感受到的空虚感,失去了生命中最真实的东西,这正是「道家」所说到的「为学日益」,的确长时间讲道理、道德,会令人疲倦,只有「为道日损」、「无为」才可令人减少生命的消耗。在这点中,道家对儒家作了补足的作用,在理想和人的限制中尽量找到平衡点,懂得享受人生,这艺术生活对人生有另一种有意义的看法,儒家思想令我们人心不被名利荣欲所控制,令到社会更安定,同时道家令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生活中找到平淡,不太过死板地坚守道德的规范,保持心境安静,以避免过分执着而产生的空虚。因此,虽然儒家从积极看人生,而道家却从消极面去看,但两者并非真正存在着冲突,而是可以互相补足的。

  最后,作为结语:人往往生活到了某一阶段,经历多了,体会多了,环境的限制,人受环境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的行为及思想,很易会令人怀疑自己的存在及价值。所以,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在探讨人性的这个问题上,都给予了我们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大家也不妨多了解,多探讨一下,来思考思考自己的人生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评论

付费解锁

举报

此处为举报通道,请填写举报内容

发送私信

提醒消息

发布成功

3秒后,返回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