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父严母慈才能把子女教好

2023/5/21 12:07:08 举报

  中国人称自己故去的父亲为先严,母亲为先慈。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是主张父严母慈,这是一种十分合理的教育分工。因为妈妈跟孩子相处的时间比较多,如果也像爸爸一样十分严厉,一方面子女心理上承受不了,另一方面也会对谁都不敢说心里话,从而产生沟通隔阂。所以父亲要严,母亲要慈,父严母慈才有办法把子女教导好。当然,妈妈也不能就此将爸爸牺牲掉,爸爸发了脾气以后,妈妈还要缓和一下:“爸爸不是喜欢骂你,他常在我面前夸你可爱,这样教导你其实是为你好。”这才是妈妈的工作。

  如果女儿十四岁了,晚上十一点还没回家,你会怎么样?如果毫不在乎,还算什么父母?可是着急也没有用,只能乖乖地等她回来。到了十二点,女儿回来了,你怎么处理呢?如果你骂她,她可能掉头就走,下次彻夜不归,父母又能怎么样呢?

  中国人的方法最简单,女儿很晚了没有回来,父母一定很着急,根本不可能安睡。但是听到门铃响的时候,不要马上去开,让她多按几次,然后最好是爸爸去开门。爸爸开门的时候,要装作睡着了被惊醒的样子,先看看女儿,不要讲话,然后再看看墙壁上的钟,也不要讲话。父女二人都不讲话,都回去睡觉。这样女儿才会反省自己。第二天早上,她会去跟爸爸讲:“爸爸,对不起,我昨天因为同学生日晚会回来晚了。”爸爸说:“没有关系,我睡得很好,倒是你妈妈整夜没有睡着觉,你去跟妈妈讲好了。”女儿就去跟妈妈讲,妈妈说:“我睡得很好,不用跟我讲,你爸爸整夜没有睡,去跟爸爸讲。”经过父母这样一个共同配合的过程,女儿才能真正记住这个教训。

  我们主张严父慈母,不管怎么说其实是有些牺牲父亲、爱护母亲,但是被男尊女卑的成见曲解为父权至上。父亲除委屈之外,又增加了许多冤枉。现在很多母亲喜欢斥责孩子,反而是平时不大接触孩子的父亲偶尔买些东西回来,逗得子女十分喜欢。难道这样的改变是好的吗?一个小女孩跟妈妈外出,蹦蹦跳跳地在前面跑。这时一辆自行车从后面驶来,妈妈大声喊让她赶快躲开。小女孩完全没有理会,最后被车子撞倒了。送到医院后,妈妈跟她讲:“我刚才那么大声叫你躲开一点,你为什么不听呢?”小女孩难过地说:“你每天回家叫我拿拖鞋那么大声,吃饭拿筷子也那么大声,刚才喊我躲开,我以为又是那些事情,就没有注意听。”母亲平常声音低一点,这个时候再喊躲开,孩子就知道一定有什么问题。一直很大声,孩子听惯了,就变得麻木了。这些都是父母需要反思的地方,不能去怪子女。

  

评论

付费解锁

举报

此处为举报通道,请填写举报内容

发送私信

提醒消息

发布成功

3秒后,返回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