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易经的 吉吝凶悔

2023/5/21 12:07:08 举报

《易经》里的人生规律:吉、吝、凶、悔

  人生趋吉避凶的关键就是把握住“悔、吝”这两个环节。悔、吝是居於吉凶两者之间的,但“悔”趋於吉,“吝”则趋於凶。

  一个人在动静之间,在邪恶之念初现时立即能“悔”,由悔生吉,便可以避免由吝生凶。这样,吉吝凶悔的循环律,就被悔生吉所取代,可以立於不败之地了。

  【系辞】: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者也。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悔”、“吝”都是指小过失;人犯了小过失,总是担忧而有所顾虑,“悔”的意思是内心忧虑而思补过,“吝”的意思是口头宣称而不善补过,或者借若干理由而不愿承认过错。

  人生行事,必然依循“吉、吝、凶、悔”的定律,那么人如何趋吉避凶呢?人生趋吉避凶的关键就是把握住悔吝这两个环节。悔吝是居於吉凶两者之间的,但“悔”趋於吉,“吝”则趋於凶。

  吝虽为小过失,但小过失往往是大过失的前奏;而且愈是小的过失,愈容易被忽略。所以,要想不造成後来的大过失,便要在小过失上下功夫。时时刻刻反省自己缺点和不足。

  易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一个人在动静之间,在邪恶之念初现时立即能“悔”,由悔生吉,便可以避免由吝生凶。这样,吉吝凶悔的循环律,就被悔生吉所取代,可以立於不败之地了。任何决策,难免有小疵,应该由心中的悔,代替口头的吝。吝是感性的产物,悔是理性的产物。人们做事不能循感性路径,那样易生凶事,人生要循理性的路径,这样才能由小疵因能悔而吉。

  人生的悲剧就是吉凶悔吝,吉凶悔吝,这个叫做无奈的必然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够跳出吉凶悔吝的必然律,立于不败之地呢?

  64卦里面就有一个谦卦是让你立于不败之地的。人们常说福祸相依,有很多热衷于算卦,就是希望能够预知未来,趋吉避凶。那么学习《易经》,是不是可以帮助人们趋吉避凶呢?有了理想,你就没有什么吉凶了,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卦象中爻辞所说的吉与凶呢?

  学习《易经》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易经》的思维方式,那就是任何事物都会同时存在两个方面,因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而且阴阳是互相变化的。

  

评论

付费解锁

举报

此处为举报通道,请填写举报内容

发送私信

提醒消息

发布成功

3秒后,返回页面